喜讯|机电学院6个专业全部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发布日期:2022-06-13 阅读次数:3226次 来源: 本科教学 作者:教学科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机电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2个专业获批,至此学院6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2019年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首批入选,2020年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专业获批。
自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以来,机电学院积极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各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构建以“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为专业内涵的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传统机械专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赋予新时代内涵。
图1 学院专业设置及内涵
机械工程专业聚焦未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以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机器人设计、制造为主线,通过培养方案国际化、育人模式协同化、实践环节融合化推进新工科建设,构建了机、电、控、信息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依托一流师资队伍、国家级实验中心和机器人及先进制造学科优势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新技术人才。
图2 机械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以高速列车的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维为主线,设置机械、电子、控制、材料、信息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培养面向轨道交通未来、服务国家高铁战略、引领轨道车辆行业发展,能够解决轨道车辆系统设计、制造和运用复杂工程问题的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图3 车辆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面向工业4.0、智能制造,构建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感知与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联合”模式,构建“项目研究、学科竞赛、综合实践、本科生导师计划”多环节四年不断线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物联网等行业培养从事智能装备与智能测控系统研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图4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 “空天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以交通领域的新能源利用、先进动力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为专业特色,培养能够从事新能源、智能车辆、先进车用动力、航空航天动力等相关领域的设计、研发、规划、运营、制造和技术管理的专业人才。
图5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
工业工程是工程、信息与管理的交叉学科,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聚焦智能制造系统“设计和运营”两个核心任务,培养具备从事智能制造和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咨询能力,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图6 工业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我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构建了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控制“4-4-2”横向学科融合育人体系,设置“3+1+1”纵向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国际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平均深造率超80%,QS全球排名前50国际名校深造率达68%。
图7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
机电学院将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