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参加2017年机械类专业“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7-06-06  阅读次数:550次  来源:  作者: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为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2017 年2 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在内的30余所高校领导参加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形成“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作;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

   以国家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契机,为加快建设和发展机械类专业新工科,推动现有机械类专业转型、升级、交叉与融合等改革与创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CDIO工程教育联盟联合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6月3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了2017年机械类专业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研讨会。

   近70所高校的30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作为拥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先后2个专业接受了《华盛顿协议》国际专家现场考察的机械类学院,我院受邀并派车辆工程专业刘志明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邀请教育部理工处侯永峰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院士、浙江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陆国栋教授、中国工程教育机械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陈关龙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龚发云教授作了专题报告。

   侯永峰处长介绍了围绕“新工科”即将开展的卓越工程师计划2.0版立项课题的范围、目标和要求;李培根院士介绍了对“新工科”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思考;顾培华院士介绍了汕头大学的教学改革进展;陆国栋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与实践;陈关龙教授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结合新型机械类工程人才需求所开展的国内外教学案例;龚发云教授介绍了作为地方院校开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题报告后,与会人员围绕新型机械类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专业创新发展新范式进行了讨论,刘志明教授围绕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开展“新工科”建设发表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