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院研究生赴中西部地区开展就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17-09-12  阅读次数:888次  来源: 研究生  作者:

  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融天下,交大情谊机电栋梁助腾飞

  7月24日-30日,我院研究生就业实践团一行11人在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李洋颀率领下赴成都、西安、太原等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共包括研究生10人,其中我院7人,交通运输学院1人,语言与传播学院2人。实践团在学校招生与就业处指导和资助下,以“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融天下,交大情谊机电栋梁助腾飞”为主题,先后走访了成都铁路局、成都中国中铁二院、西安地铁、太原中车集团太原机车车辆厂以及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等5家典型用人单位,分别与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我校校友和部分员工开展座谈交流,了解企业用人政策,洽谈人才需求情况,挖掘校友成长事迹,进一步帮助研究生树立职前发展规划,明确就业方向。并且走访了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两所交大,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2017年7月24日,北京交通大学赴中西部地区就业实践团开启了此次就业实践的第一站,来到了美丽的四川省成都市,走访了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局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是铁路总公司下属的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之一,管辖川、渝、贵全境及鄂、滇部分地区。成都铁路局的招聘需求涵盖我校我院、电气学院以及土建学院相关主干专业,近年来日益成为我院毕业生关注的就业选择,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研究院、设计院以及工艺部门。该单位主管人力资源与教育管理的主任详细介绍了招聘流程、员工发展等方面问题。他指出公司的招聘分为简历、专业面试和二轮面试三大部分,在面试过程中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交流、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比较关注个人项目参加的情况。杨超校友以亲身的发展经历为我们传授经验,指出我们要“摆正心态从基层做起,才会了解基层的工作流程”。人事处领导干部科副科长、07届运输学院校友陈杰也以自己在成局坎坷却充实就业经历对我们的就业实践进行指导,告诉我们“基层工作也有创新的地方可钻研”、“不干好基层永远做不好管理”,告诫我们毕业生要“吃的了苦、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听得了批评”,端正态度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017年7月24日,北京交通大学赴中西部地区就业实践团开启了此次就业实践的第二站,来到了中国中铁二院机械动力设计研究院。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2年,总部设在成都,隶属于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董微微、副总工程师王利军、机辆二所所长胡兵、机械所所长吴贵虎、综合部部长朱轶、项目总体经理朱颖等领导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对于人才的选择,机动院对专业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但由于轨道交通行业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需要对前沿技术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因而在选人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能力及表达沟通等综合能力的考察。当然还有几个硬指标,即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英语能力达到六级以上、学生党员且具有一些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等。希望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积极报名到二 院参加实习,经过层层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将会获得留在二院工作的机会。

  

  2017年7月25日,北京交通大学赴中西部地区就业实践团开启了此次就业实践的第三站,来到了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大位于成都,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西南交通大学的各位同学对我校此次就业实践团的到访十分欢迎。校研会主席鞠艳妮、校研会副主席康萌、校研会副主席陈思为、数学学院研会主席刘冰、材料学院研会主席危军浩等同学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实践团一行与校研会主席鞠艳妮进行深入交流,认为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学校平台高。她希望北京交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能与西南交通大学进行更多的交流访谈。

  

  

  7月26日,就业实践团一行来到了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以下简称为“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1月,成立七年来圆满完成了地铁一、二、三号线运营筹备和开通试运营等各项目标任务。企业负责人提到,北京交通大学生源素质良好,中上层骨干都有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万英,现任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企划处处长,负责公司发展规划。调度部主任赵韬建议交通运输学院应增加行车调度、信号专业设备原理构造课程,毕业前,学生应掌握客流预测(高峰期客运量等)的方式方法。车辆部检修二车间主任张兴宝介绍了自身的工作经历,他建议学校在学生大一期间,邀请用人企业一线专家为学生介绍工作过程和重点,使学生了解课程主次和重点最后,李洋颀老师对北京交通大学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等课程设置进行了简要介绍,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领导对此表示肯定,希望学校培养更多专业性和实践性人才。

  

  

  7月27日,实践团一行走访了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太重集团”)。太重集团始建于1950年,67年来累计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2000余种、近30000台(套)装备产品,创造了450余项国内外第一,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开路先锋。首先企业方与我校方互放了各自的宣传片,对彼此双方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杨部长与我院一名获得过太原重工专项奖学金的同学进行交流,并介绍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工艺员白辉东师兄作为我校我院的在职研究生,结合自身经历建议我们在学习及生活中要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解决问题,不要有围观心态;同样为我院在职研究生的王磊学姐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不要太拘谨,在校期间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座谈会后,师兄师姐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高空走廊,带我们参观了太重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国际化项目—车轮生产线。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了全线无人操作、物料实时跟踪、过程闭环控制,保障了高品质车轮的连续产出。目前自主化高端轮轴质量已媲美欧美先进水平。

  

  

  7月28日实践团一行走访了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系中国中车为适应政体改革上市需求成立,整合了中国北车集团太原机车车辆厂主营业务及资产,于2007年8月1日正式营运。机车分厂副厂长梁志勇带我们在机车分厂参观了电器、轮轴、转向架、机车总组装等车间,在电机电器车间了解到了三相同步牵引发电机的基本结构组成,以及原理和基本特征;在轮轴车间梁厂长介绍了轮对踏面加工工艺要求及加工装备;转向架车间我们熟悉了传力路线以及各种悬挂系列;在总装车间了解了车体的结构及受力状态。许部长首先就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装备能力、生产能力、科研角度、人才需求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朱俊亚师姐根据二十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建议我们应注重实践;贾敏师姐告诫我们要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先进的知识;吴江师兄向我们讲解了企业中物流部门的发展现状。

  

  为了做好本次就业实践调研工作,实践团还分别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员工和我校校友不同群体设计了问卷和访谈提纲,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为后期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规律和挖掘校友成长轨迹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我院立足轨道交通行业特色,每年暑期组织研究生赴轨道交通企业和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走访和调研活动,旨在引导研究生通过与用人单位、毕业校友等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而有效帮助研究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制定学习和求职方案,加强职业素养训练,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助力筑梦之路。